2017年3月8日14点,在4号楼107教室,美高梅mgm1888网站有幸邀请到两会代表王长华教授为中央财经大学学子们带来题为“漫谈20世纪中国学术研究的转型”的精彩学术讲座,将最前沿的声音和最新颖的思想带进校园。
王教授首先运用鲁迅先生的名言提出中国社会历史上充斥着政治等方面的显性层面的变化,与之带来的隐性层面的变化。从而引出“随着政治政权变化,文化发生着怎样的转型?”的话题。
讲座现场座无虚席
王长华教授紧扣热点,提出前段时间引起网络热议的“1898年光绪皇帝在京师大学堂开学典礼上的讲话”的话题事件,此事后来被指出并非真正历史,而是援引小说。王教授指出,小说不是历史,更不是社论,但在某些特定情形内,小说表达的历史深度,历史见识以及其准确性往往可能超过历史现实和哲学的判断。在这个小说中说到两贼:一曰伪善——重名节而轻务实,一曰守旧。
王教授由此引出“新学”这一概念,并用与“新学”相对的概念“旧学”来解释“新学”。旧学即为科举之学,学儒家经典四书五经,考八股文与策论。王教授联系现实,生动举例说,策论正如今天的政协会议提案。旧学是否对时政有用呢?尤其之于几近溃烂的1900年的清政府。于是基于这样的质疑,很多学者提出以自然科学学习为主的新学。到底怎样的现实激发了清政府如此之巨变?王教授列举了数次成为中国人痛点耻辱点的战争,正是这些战争击溃了清政府的天朝性,并例举了很多能够反应中国革命侧面的重要历史节点。
王教授滔滔不绝地讲解
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中的大多数认为他们本身并不是政治的直接影响者,而是从对文化觉醒开始也许能够真正导致社会剧变。于是后来出现很多批判以孔子和经学传统文化的知识分子,也就是五四那一代的知识分子。王教授指出孔子与经学密不可分,是封建王朝的符号。用传统文化维护民族的生生不息是毫无问题的,历史文化有其承载的价值观,我们不像西方一样信仰宗教,我们把经法传承的下来的历史建构提升成了中国人特有的信仰。对此,王教授援引《诗经》经典诗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认为这其中蕴含着高尚,美丽而有教养的,不歧视平民布衣的价值观,并否定后来传统文化虚假说,认为实现不了的并不一定是虚假的。比如真善美,仁义礼智信等传统文化价值观确实代代传承,历久弥新。当然王教授并不否定传统文化中也存在糟粕,他引用恩格斯的名言“我们不能在倒洗澡水的同时把洗澡水里面的孩子倒掉”,告诉我们不能批判洗澡水的同时倒掉其中的精髓。
于是,孔子的利用方面怎么办?传统文化如何处理?传统文化的真精神真价值在哪里?王教授提出一连串关于传统文化的疑问,启发在场同学们的思考。
说到20世纪学术改革,王教授提出第一点“夷经学为史学”,举章太炎先生的《经的大意》中“经外并没有史,经就是古人的史。”他提出了经学即史学的观点,认为章太炎先生把经学降格为史学,并非提升了史学地位,而是降低了经学的地位。
王教授说道,这只是20世纪学术改革的第一步,第二点便是“变史学为史料”。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胡适先生。王教授简单介绍了胡适的西学背景,以及其温文尔雅又兼具斗士精神的品格。胡适把国学成为国故,而国学一旦被称为国故,那么就只能作为史料了。
于是王教授说道,由胡适发其端,提出要把章太炎的“史学”进一步变为“史料”后,国学之学消失大局已定,中国传统学术被西化的命运已经是大势所趋。而20世纪的学术改革并未就此结束,第三步便是“由史学进入文学”。其中,王教授形象地运用“漂移”一词表达自己对此的理解。提到“文学”,他举出《诗经》的例子,并联系现代的歌曲形象地帮助同学们理解,指出文学只是古人茶余饭后的消遣,并不如今日所说之庞大。鲁迅先生就曾提出“立意在反抗,指归在动作。”此为史学进入文学的前奏。而真正说起史学进入文学,还看胡适,王教授提到现在人们常说的“《诗经》其实是一部古代歌谣总集”就是胡适率先提出的。此后,又经过郭沫若、俞平伯等学者的发展。此外,王教授把“知识就是力量”这种说法发展为“知识是一种权利”,他援引“藏书”、“秘府”等名词引以为据。因此,国风是民歌的可能性非常小。由诗经的文学研究到推崇和研究民歌这一有趣的历史曲线,在几千年一直蔑视文学的中国,可谓一种天翻地覆的巨变,这是历史的必然亦还是调轨,王教授坦言并不能对此作出价值判断。
王教授通过上述描述与追忆指出线索。而对于消解和解构能否成为一种价值?王教授说道,中华文化经历了解构、批判、亵渎、无知、全民的狂欢,也因此与我们血脉相连的价值期待渐行渐远。充实旧学能否成为我们想象中实现的精神救赎?王教授给出的结论是:没有建构的任何历史穿越,梦醒后都可能只是重温娜拉出走之后应该怎么办的困惑,只有走出困惑,以建构代替解构,用建设心态面对未来,才能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在价值层面上,历史和文学极有可能是重合的。
在最后环节,美高梅mgm1888网站院长魏鹏举教授对王教授用学术的方式梳理20世纪以来中国学术话语的潜在转变的学术演讲进行总结和延伸思考。赞扬其中蕴含的文化厚度,称其简约并不简单。结合文化产业的现实问题,提出对文化自觉、关怀与责任的关注。并针对当今社会从诗经到诗歌,孔子到孔老二的变化,启发在场的学子的思考。最后,魏鹏举院长从宏观层面与王长华教授探讨在文化多元的今天如何价值建构的问题,王教授深入浅出,联系现实,引用冯友兰先生的“抽象继承法”提出方向。魏院长将之延伸为“有机的传承”这一文化概念,提出文化自信的前提是文化的自省,作为此次学术演讲的总结与升华。
王教授与院长进行互动